鳄徙(典故)

《旧唐书·韩愈传》:“愈至潮阳,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韩愈因祭湫水,写《祭鳄鱼文》。其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自是潮人无鳄患。



韩愈因写《祭鳄鱼文》而湫中鳄鱼迁徙。遂以“鳄徙”为诚心所至,感动天地的典故。

清·赵执信《江上别张潮州二首》之一:“君归教鳄徙,我去伴鸥眠。”

为您推荐

儿女操井臼(典故)

《后汉书·冯衍传下》:“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儿女常自操井臼,老竟逐之,遂坎于时。 ” 东汉冯衍,因遭受谗毁,虽然跟随光武帝有功,却未得封赏。其妻妬悍,家中不雇使役,致使儿女亲操井臼等家务劳动。 后因用为..

恩波凤池(典故)

唐·贾至《早朝大明宫》诗:“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恩波,指皇帝的恩泽;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又是中书省所在地,中书省掌管一切机要,经常接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唐诗中多以“凤池”称宰..

儿童不识字,耕稼郑公庄(典故)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张芸叟过魏文贞公旧庄,居者犹魏氏也。为赋诗云:‘破屋居人少,柴门春草长。儿童不识字,耕读郑公庄。’” 原是说唐代政治家魏征故园破败,后人潦倒,后用以比喻贤人的后代穷困潦倒。 “郑..

饿虎饥鹰(典故)

耳食(典故)

《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司马贞《索隐》:“言俗学浅识,举而笑秦,此犹耳食,不能知味也。” 自己对事物没有真知灼见,却欣欣然于人云亦云,此犹以耳..

耳食之谈(典故)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董仲舒断狱》:“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 耳食讲的是用耳朵吃饭,不知食物滋味。后以耳食之谈比喻不动脑筋,轻信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言”。 鲁迅《集外集拾遗·诗歌..

耳闻不如目见(典故)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载:战国时,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嘱咐西门豹要亲自调查了解情况,不要轻信传闻。 “文侯曰:‘……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贱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