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石(典故)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自太常至执金吾,秩皆中二千石。”“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皆秩二千石。”“自司隶至虎贲校尉,秩皆二千石。”“郡守……秩二千石。”“郡尉……秩比二千石。”“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又《循吏传序》:“(宣帝)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唐·颜师古注:“谓郡守、诸侯相。”

二千石为汉代官吏俸禄的一个等级,分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三种,上自太常,下至郡尉均属此级。

后用为咏郡尉以上等高级官吏的典故。

唐·卢照邻《行路难》:“自惜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为您推荐

二顷季子田(典故)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战国时,苏秦发迹之后曾慨叹说:同为一人,富贵则受人尊敬,贫贱则受人轻视。 假使..

二梁冠(典故)

《后汉书·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吏私学弟子,皆一梁。宗室刘氏亦两梁冠,示加服也。” “二梁冠”是汉代博士至中二千石官员所戴的一种顶上有..

二三其德(典故)

《尚书·咸有一德》:“德二三,动罔不凶。”《孔安国传》:“二三,言不一。” 《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德是操守、心志的意思。后以二三其德喻指三心二意而没有一定的操守。 亦作“二三其意。” ..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典故)

二十四番花信风(花信风)(典故)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江南自初春至初夏,五日一番风候,谓之花信风。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凡二十四番以为寒绝。” 明·王逵《蠡海集·气候》:“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

二十八将(典故)

《后汉书》卷二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论曰: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 东汉光武时,以邓禹为首的二十八位武将,为光武帝创建中兴大业建功立..

二十四友(典故)

《晋书·刘琨传》:“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有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琨预其间,文咏颇为当时所许。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