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顷季子田(典故)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战国时,苏秦发迹之后曾慨叹说:同为一人,富贵则受人尊敬,贫贱则受人轻视。

假使我原先在洛阳有二顷田地,必为农夫,岂能佩六国相印·季子即苏秦。后因用称赖以谋生的田产。

唐·权德舆《拜昭陵过咸阳墅》:“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季子,少子,指苏秦。

为您推荐

二三其德(典故)

《尚书·咸有一德》:“德二三,动罔不凶。”《孔安国传》:“二三,言不一。” 《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德是操守、心志的意思。后以二三其德喻指三心二意而没有一定的操守。 亦作“二三其意。” ..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典故)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二人同心同德,力量好比锋利的刀剑,可以切断金属。后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喻指紧密团结,力量无敌。 亦单作“二人同心”。 汉·王符《潜夫论·明忠》:“二人同..

二十四番花信风(花信风)(典故)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江南自初春至初夏,五日一番风候,谓之花信风。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凡二十四番以为寒绝。” 明·王逵《蠡海集·气候》:“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

二十八将(典故)

二十四友(典故)

《晋书·刘琨传》:“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有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琨预其间,文咏颇为当时所许。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

二十五老(典故)

汉·刘向《说苑·尊贤》:“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观,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 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孔子家语·六..

二十四老翁(典故)

《孔子家语》卷三《辩政》:“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众悦,子何施而得之也·子语丘所以为之者。’……(子贱)曰:‘不齐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视者十一人。’孔子曰:‘……犹未足也。’曰:‘此地有民贤于不齐者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