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昏章第十一(典故)

《水浒传》二六回:“那西门庆一者冤魂缠定,二乃天理难容,三来怎当武松勇力,只见头在下,脚在上,倒撞落在当街心里去了,跌得个发昏章第十一。”

发昏章第十一,乃“发昏”的谑称。章第十一,仿效《孝经》题目“某某章第几”的格式,置于词语后,以加强词语风趣戏谑的情味。后以发昏章第十一指发晕的程度深。

鲁迅《两地书》五、八:“所谓‘北大同人’,正在发昏章第十一,排班欢迎。”

为您推荐

发药(典故)

《庄子·列御寇》:“列子提屦跣而走,暨乎门,问曰:‘先生既来,曾不发药乎·’”《列子·黄帝》发药作“废药”,张湛注:“废,置也。 曾无善言以当药石也。” 发药,指拿善言劝人以作药石,来治疗思想上的“病”。 宋·黄庭坚《..

伐冰之家(典故)

《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据汉·郑玄注和唐·孔颖达疏称,古时候,卿大夫之家,丧祭之时,经常用冰。故使人役在背阴之处,伐击冰块,以供丧祭之用。故“伐冰之家”常以称贵族豪门。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十二..

伐荻人(典故)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四:“宋武帝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四声,往视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敷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

伐柯人(典故)

伐毛洗髓(典故)

宋·李昉《太平广记(六)·〈东方朔〉》引《洞冥记》载:朔以元封中;游鸿濛之泽,忽遇母采桑于白海之滨。 俄而有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曰:“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十余年,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

伐山语(伐山)(典故)

宋·王铚《王公四六话》卷上:“四六有伐山语,有伐材语。伐材语者,如已成之柱桷,略加绳削而已;伐山语则搜山开荒,自我取之。伐材,谓熟事也;伐山,谓生事也。 ” 骈体文,其句式为四字与六字相间,又称“骈四俪六”。唐、宋较为盛..

伐阇罗(典故)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其王(注:指婆罗阿迭多王)之子伐阇罗(原注:唐言金刚),嗣位之后,信心贞固,复于此西建立伽蓝。”阇,音shé 伐阇罗,佛家语,即梵文Vajra的音译,为金刚的意思。相传他是古印度婆罗阿迭多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