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荻人(典故)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四:“宋武帝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四声,往视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敷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刘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杀。

’帝叱之,皆散。

乃收药而返。”

刘裕微贱时曾在新洲伐荻,后为南朝宋开国之主。

“伐荻人”后因用以泛指安邦定国的英主。

清·顾炎武《江上》诗之二:“闻有伐荻人,欣然愿偕往。”

为您推荐

伐毛洗髓(典故)

宋·李昉《太平广记(六)·〈东方朔〉》引《洞冥记》载:朔以元封中;游鸿濛之泽,忽遇母采桑于白海之滨。 俄而有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曰:“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十余年,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

伐山语(伐山)(典故)

宋·王铚《王公四六话》卷上:“四六有伐山语,有伐材语。伐材语者,如已成之柱桷,略加绳削而已;伐山语则搜山开荒,自我取之。伐材,谓熟事也;伐山,谓生事也。 ” 骈体文,其句式为四字与六字相间,又称“骈四俪六”。唐、宋较为盛..

伐阇罗(典故)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其王(注:指婆罗阿迭多王)之子伐阇罗(原注:唐言金刚),嗣位之后,信心贞固,复于此西建立伽蓝。”阇,音shé 伐阇罗,佛家语,即梵文Vajra的音译,为金刚的意思。相传他是古印度婆罗阿迭多王的..

伐檀之刺(伐檀人)(典故)

二王(典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梁氏秘阁散逸以来,吾见二王真草多矣。”清·赵曦明注:“二王,羲之、献之也。” 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后因为称道善于书法的典故。 唐·罗隐《寄酬邺王..

罚锾(典故)

《尚书·周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旧题汉·孔安国传:“疑则赦,从罚。六两曰锾,锾,黄铁也。阅实其罪,使与罚名相当。 ” 周代刑法规定,凡判刑有疑的均处以罚金。后遂引用为因罪被罚..

伐枳之咏(典故)

《后汉书·岑彭传》:“(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众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本指吃禾稼的害虫,此喻指贪官污吏),岑君遏之。’” 枳和棘,本是两种多刺之木,此用以比喻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