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我余光(典故)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甘茂列传》:“甘茂之亡秦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于秦。甘茂曰:‘臣得罪于秦,惧而遁逃,无所容迹。

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绩,缉麻),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苏代许诺。

遂致使于秦。”

甘茂所谓“分我余光”或简称“分光”,原指分人多余之烛光以照绩。后用以比喻求人惠而不费力地行方便进行帮助。俗语“借光”或本此。

唐·骆宾王《秋萤》诗:“下帷如不见,当解借余光。”

为您推荐

纷红骇绿(典故)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袁家渴记》(卷二九):“渴上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搧珅(jiāogé交错)水石。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勃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

坟羊(典故)

《国语·鲁语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使问仲尼曰:‘吾闻穿井得狗,何也·’对曰:‘以丘所闻,坟羊也。木石之怪曰夔、蝄;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坟羊。’”又见《史记·孔子世家》、《淮南子·氾论》、《说苑·辨物..

枌榆(枌榆社)(典故)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高祖初起,祷丰柎榆社。”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张晏曰:‘柑,白榆也。社在丰东北十五里。或曰枌榆,乡名,高祖里社也。’” 据《史记》载,汉高祖刘邦起事曾在他的故乡丰邑枌榆社(土地神..

分源豕韦(典故)

棼丝(治丝而棼)(典故)

《左传·隐公元年》:鲁大夫众仲对鲁隐公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晋·杜预注:“丝见棼缊,益所以乱。” 春秋时,鲁大夫众仲曾说:“以祸乱安定百姓,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加纷乱。后因借..

分剑追财(典故)

《太平御览》卷六三九引《风俗通》:“沛郡有富家公,资二千余万。小妇子年才数岁,顷失其母,又无亲近。其女不贤。 公病困,思念恐争其财,儿必不全。 因呼族人,为遗令书,悉以财属女。 但遗一剑,云:‘儿年十五,以还付之。’其后又..

汾阳之婿(典故)

《旧唐书·郭子仪传》:“(子仪)子曜、旰、晞、咄、晤、暖、曙、映等八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 唐朝大将郭子仪,系功勋昭着之人。他本人屡被封升,直至汾阳王,所以后世称他郭汾阳。他的儿子八人及女婿七人也都因他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