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谭取灭(典故)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肋骨比排成一块)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曹臣)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子何蚤自贰焉。’”又《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围曹。

”《左传·庄公十年》:“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

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为避骊姬之乱,曾长期流亡国外。在曹国,曹共公曾乘其浴,偷观其骈胁。

重耳作了晋君后,便派兵攻伐曹国。齐桓公流亡到莒国时,路经谭国。谭国人对他很不礼貌。桓公即位后,各方诸侯都来朝贺,谭国又不至。这年冬天,齐国就派兵灭掉谭国。后因以“曹、谭取灭”为惩儆无礼的典故。

《文选》卷四十三孙子荆《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此乃吉凶之萌兆,荣辱之所由兴也。是故许、郑以衔璧全国,曹、谭以无礼取灭。

为您推荐

曹蝇(不兴)(典故)

《三国志·吴书·赵达传》“法术绝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晋·张勃撰):“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权,吴大帝孙权),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 既进御(进奉给皇帝称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及范、惇、达八人..

曹吴笔意(曹吴、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典故)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北齐曹仲达者,本曹国人,最推工画梵像,是为曹;谓唐吴道子曰吴。吴之笔,其势园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 ..

草木皆兵(典故)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卷三八“苻坚”下:“坚与融登寿春城望之,见晋兵部陈(阵)严整,将士精锐,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 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苻坚载记》及《..

草间求活(典故)

草头木脚(典故)

《宋史·苏绅传》:“绅与梁适同在两禁,人以为险诐,故语曰:‘草头木脚,陷人倒卓。’” 草头,苏字上为草字头。木脚,梁字下为木字脚。 “草头木脚”,以“苏”和“梁”二姓,隐指宋代的苏绅、梁适,因其人阴险害人,故后用指称奸臣..

草木识威名(典故)

《旧唐书·张万福传》:“唐德宗曰:‘朕以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 草木无情之物,都能知、能识,极写名震中外。后以喻功业威名震四海之典。 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这诗中..

草玄(典故)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又,《扬雄传赞》:“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 西汉学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