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卷三八“苻坚”下:“坚与融登寿春城望之,见晋兵部陈(阵)严整,将士精锐,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
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苻坚载记》及《资治通鉴·淝水之战》均有此事记载。
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牵大军南下,东晋谢石、谢玄等率北府兵八万迎战,在洛涧大破前秦前锋军。苻坚登寿春城,见晋军阵容严整,遥望见八公山上草木,以为都是晋兵,一时面有惧色。后因以“草木皆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的精神状态。
唐·胡曾《八公山》诗:“苻坚举国出西秦,东晋危如累卯晨。谁料此山诸草木,尽能排难化为人。”
鲁迅《高老夫子》:“这时已经是‘淝水之战’,苻坚快要骇得‘草木皆兵’了。”
为您推荐
《宋史·苏绅传》:“绅与梁适同在两禁,人以为险诐,故语曰:‘草头木脚,陷人倒卓。’”
草头,苏字上为草字头。木脚,梁字下为木字脚。
“草头木脚”,以“苏”和“梁”二姓,隐指宋代的苏绅、梁适,因其人阴险害人,故后用指称奸臣..
《旧唐书·张万福传》:“唐德宗曰:‘朕以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
草木无情之物,都能知、能识,极写名震中外。后以喻功业威名震四海之典。
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这诗中..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又,《扬雄传赞》:“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
西汉学者扬..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文选》卷四十三)
丘文此四句是写江南暮春之景象,淡淡点染,美不胜收,其旨在于动陈伯之以乡国之思。后因用为描摹春光春色之典。
宋·辛弃疾《..
《北史·独孤信传》:“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环,由是知名。……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注:明朝)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纰漏》:“王敦(字处仲,拜驸马都尉,后进征南大将军,拜侍中,欲专制朝廷,又觊觎帝位,发兵内向,攻入石头城。明帝起兵讨灭之。)初尚主(敦娶晋武帝女午阳公主修袆为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