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宋祁、欧阳修等修撰《新唐书·马周传》:“(马周)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
’帝及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
明年,拜监察御史,奉使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段。”
常何是唐太宗时的中郎将,因荐马周而受到赏赐。
后常用比喻好客荐贤之人。
元·张可久〔双调·折桂令〕《读史有感》:“漫想廉颇,谁效常何。”
为您推荐
《孙子·九地》:“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
“常山蛇势”是古代用兵的一种演阵之法,首尾呼应如常山之蛇。
《晋书·桓温传》:“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
《新五代史·唐庄宗纪》:“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冈,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辞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
..
唐·李延寿撰《南史·檀道济传》:“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到延之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魏军盛,遂克滑台。道济时与魏军三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尽)..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古代一种弦乐),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
《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全诗八章,是写兄弟友爱的。相传周公悲伤管叔、蔡叔不和,疏远了兄弟之情,召公为此作《常棣》之歌。旧说以为周公宴饮兄弟之歌。常棣又作棠棣,即郁李。华..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庞公传》:“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得其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东汉隐士庞公认为鸟的巢、兽的穴,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