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冥子(沉冥客)(典故)

西汉·扬雄《扬子法言·问明》:“蜀庄沉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晋·李轨注:“蜀人,姓庄,名遵,字君平。沉冥,犹玄寂,泯然无迹之貌,是故成哀不得而利之,王莽不得而害也。”

汉时,蜀郡严君平本名庄遵(避明帝刘庄讳改庄为严),君平是其字。

扬雄称说“蜀庄沉冥”,言其泯然无迹。

后用为咏潜隐幽居之典。

唐·白居易《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诗:“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唐·白居易《江南谪居十韵》诗:“自哂沉冥客,曾为献纳臣。”

为您推荐

陈蕃一室(典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蕃传》:“(陈)蕃年十五,尝闲外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陈蕃少时,闲居一室..

陈雷胶漆(典故)

《后汉书·陈重传》:“太守张云举重孝廉,重以让义,前后十余通记,云不听。……重后与义俱拜尚书郎,义代同时人受罪,以此黜退,重见义去,亦以病危。”《后汉书·雷义传》:“义归,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义遂阳狂被发走,不应命。乡里..

陈群戚容(典故)

《世说新语·方正》:“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三国时,曹丕受禅登基。群臣兴高彩烈,唯有陈群表现出忧戚之容色。 文帝问他为何不高..

陈蔡之厄(在陈之厄)(典故)

陈寔碑(典故)

《后汉书·陈寔传》:“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群僚毕贺,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中平四年,(陈寔)年八十四,卒于家。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东汉太丘长..

陈寔遗盗(典故)

《后汉书·陈寔传》:“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

陈王见袜(袜尘)(典故)

《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于是洛灵感焉……体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 三国魏·陈思王曹植在《洛神赋》中用“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描写想像中洛神的美态。后用为咏洛神、美女或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