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乌(典故)

《后汉书·五行一·谣言》:“桓帝之初,京都童谣曰:‘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案此皆谓为政贪也。城上乌,尾毕逋者,处高利独食,不与下共,谓人主多聚敛也。”

桓帝初年,长安有童谣《城上乌》,讽刺朝廷贪虐,民怨沸腾。

后遂用以为国家腐败之典。

金·元好问《涌金亭示同游诸君》:“长安城头乌尾讹,并州少年夜枕戈。”

为您推荐

乘槎(星槎)(典故)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说天河与海通连。有海边居民,见年年八月,海上有浮槎(竹木筏)去来,不失期。此人发奇想,立阁槎上,多赍(jī,携带)粮,乘槎去。……至一处,有城郭状,遥望宫中有织女,另一丈夫牵牛饮水边。牵牛者惊问此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典故)

北宋·李昉等辑《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 关于“城门失火,..

乘车入鼠穴(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文学》:“卫玠总角(总发如角,指幼小时)时,问乐令‘梦’。乐云‘是想’。卫曰:‘形神所不接而梦,岂是想邪·’乐云:‘因也。 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啖铁杵,皆无想无因故也。’卫思因经日不得,遂成..

乘凫(双凫,凫舄)(典故)

乘黄(典故)

《管子·小匡》:“河出图,雒出书,地出乘黄。”《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日出入》:“訾黄其何不徕下!”东汉·应劭注:“訾黄一名乘黄,龙翼而马身,黄帝乘之而仙。” 《管子》中说到天地的大事有: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乘..

乘龙(典故)

唐·欧阳洵等辑《艺文类聚》类四十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儶字文英,与李元礼(李膺)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东汉时,孙催与李膺都娶太尉桓焉女为妻,因孙、李当时俱属英伟出众的..

乘黄鹤(黄鹤)(典故)

宋·李昉等编修《太平御览》卷九一六“羽族部三”“鹤”引(任昉)《述异记》:“荀瓌字叔玮,潜栖却粒(潜栖,避世隐遁;却粒,不食谷粒,即道家之所谓“辟谷”)。 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