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戟(典故)

《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曹子建(植)《与杨德祖书》:“昔扬子云先朝持戟之臣耳。”唐·李善注引《汉书》曰:“扬雄奏《羽猎赋》,为郎。然郎皆执戟而侍也。东方朔《答客难》曰:‘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

汉人扬雄曾任郎官,有持戟侍卫之责。

后因以“扬执戟”称扬雄,并用作咏文学侍从的典故。

唐·骆宾王《畴昔篇》:“赋文惭昔马,持戟慕前扬。”此以扬雄衬托自己曾为道王府属吏。

为您推荐

尺帛之谏(尺縰之谏)(典故)

《战国策·赵策三》:“建信君贵于赵。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工见客来也,因辟。 赵王曰:‘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愿闻所以为天下!’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则王之国大治矣!’赵王不..

尺布斗粟(典故)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汉文帝弟淮南王刘长谋反失败,被押解去蜀郡严道县,在路上不食而死。 “孝文帝十二年(公元前一六八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

尺二秀才(典故)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卷九“声画押韵贵乎审”载:宋朝时候,杨万里有一次到湖南去主考漕试,他看到首名卷中答卷人把“尽”字写成了“尽”字,于是便除名不予录取了,并且说道:“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则吾辈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典故)

齿利剑(典故)

《汉书·枚乘传》:“夫举吴兵以訾于汉,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 汉枚乘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与六国谋反,举兵,以诛(晁)错为名。汉闻之,斩错以谢诸侯。枚乘又劝说吴王,如果要起兵反汉,就如同苍蝇、蚊子想..

持蟹螯(把蟹螯)(典故)

《世说新语·任诞》:“毕世茂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晋人毕卓嗜好饮..

齿如齐贝(典故)

《庄子·盗跖》:“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 贝:水中有贝壳的动物,其色白。齿如其贝,即牙齿洁白像整齐的海贝。亦作“齿如含贝”、“齿若编贝”。编:排列。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