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宿才新(典故)

《新唐书·李百药传》:“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帝(唐太宗)尝与偕赋《帝京篇》,叹其工,手诏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卒,年八十四,谥曰康。”

唐·李百药年七十赋《帝京篇》,唐太宗看后,赞扬他年纪虽老而才思美盛,牙齿虽然不行了,但文意却十分新颖。后因用为老年而表露才华的典故。

《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李百药才新而齿则宿,卢蒲嬖发短而心甚长。

为您推荐

齿亡舌存(典故)

汉·刘向《说苑·敬慎》:“〔常枞cóng〕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也·’常枞曰:‘嘻!是己..

耻逐屠沽(典故)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传下·祢衡传》:祢衡“好矫时慢物。……建安初,来游许下……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聚。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群)、司马伯达(朗)乎·’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耶!’”按,陈群、司马朗于建安..

齿杖赐(典故)

《周礼·秋官·伊耆氏》:“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咸。军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齿杖。”东汉·郑玄注:“王之所以赐老者之杖。郑司农(众)云:‘谓年七十,当以王命受杖者。今时亦命之为王杖。 ’” “齿杖”是拐杖名。周..

斥仙(典故)

叱驭(典故)

《汉书·王尊传》:“(王尊)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至邛崃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古称己身为父母的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耶·比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

叱石成羊(典故)

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载:黄初平十五岁时,家里便让他到野外去牧羊。 “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后其兄初起寻初平,遇一道士将其带到山里找到初平。“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

赤壁鏖兵(典故)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二·孙权》:“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周)瑜、(鲁)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