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下》:“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柝是旧时巡夜报更的木梆。
重门击柝,即设置重重门户,并派人打更巡夜。
后以重门击柝喻指严于提防,防卫十分森严。
《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夫帝王者,万国之元首,天下之所系命也。是以居则重门击柝以戒不虞,行则清道案节以养威严,盖所以存万安之福,镇四海之心。”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
《尚书·虞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 据史书记载帝尧曾流放驩兜(四恶之一)到崇山去。 后遂用为贬谪之典。 唐·..
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新唐书·卢承庆传》:“初,承庆典选,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承庆以‘失所载,考中下。’以示其人,无愠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 ’亦不喜。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
《史记》卷八十四《贾生列传》:“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已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自广。 其辞曰:‘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 ’..
《孙子·计篇》(第一):“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战争要讲究诡诈。趁敌没有防备时进攻,动作出乎敌方的意料之外,这是军事家驾驭战争胜负的诀窍。 后因以“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比..
元脱脱等撰《宋史·苏轼传》(卷三三八):“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zhé)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 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