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军需仓库),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囚也。’使税(解脱)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即伶人,乐官)。’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被俘,囚在晋国。晋景公视察军需仓库时见到他。晋侯使之弹琴,他不忘故国,仍然弹奏楚国歌曲。后用“楚奏”指楚国音乐,或用为怀旧之典。
用“南冠”喻囚犯,并泛指处境窘迫的人。
《文选》卷十一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唐·赵嘏《长安秋望》诗云:“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为您推荐
《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事之。是能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晋·杜预注:“倚相,楚史名。
”
春秋时,楚国有史臣名倚相,博学多才,以熟读古籍着称。后因用来比喻..
《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褚伯玉传》:“伯玉少有隐操,寡嗜欲。年十八,父为之婚,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遂往剡居瀑布山,性耐寒暑,时人比之王仲都。在山三十余年,隔绝人物。王僧达为吴郡,若礼致之,伯玉不得已,停郡信宿,裁交数..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而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傅斯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
西..
《南史·谢灵运传》附谢超宗:“(超宗)为人恃人使酒,多所陵忽(凌侮他人却并不在意)。……后司徒褚彦回因送湘州刺史王僧虔,阁道坏,坠水;仆射王俭惊跣下车。超宗拊掌笑曰:‘落水三公(司徒为三公之一),坠车仆射。’彦回出水,沾湿..
《宋书》卷五十四《羊玄保传》附《褚胤传》:“吴郡褚胤,年七岁,入高品。及长,冠绝当时。胤父荣期与藏质同逆,胤应从诛,何尚之请曰:‘胤奕棋之妙,超古冠今。
……特乞与其微命,使异术不绝。
’不许。
时人痛惜之。”
南朝..
《陈书·褚玠传》:“除戎昭将军、山阴令。……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疏菜以自给。
”
褚玠虽为官,但离任之后,无法生活,只得种菜自养。
后以此咏为官清廉生活穷困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