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冯君与小冯君(典故)

《汉书·冯奉世传》:西汉名将冯奉世的两个儿子冯野王和冯立,相继为上郡太守,皆有治绩。

“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

冯野王和冯立兄弟相继为上郡太守而皆有政绩,受到百姓爱戴。

后遂以“大冯君与小冯君”为清正廉明,颇有政绩的典故。有时也称“大冯君”。

清·赵执信《酬〔冯〕大木自都下见怀》诗:“夜来京国梦,只为大冯君。”(“冯大木”即“大冯君”借称。)

为您推荐

大谷梨(典故)

《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裨之柿。”唐·李善注引《广志》:“洛阳北芒山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唯有一树。” “梁国侯家有乌椑,甚美,世罕得之。” 据说,洛阳北芒山有张公大谷梨,质地优..

大横庚(典故)

《史记·孝文本纪》:“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未定。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 ’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 ’”唐..

大坰之惭(典故)

《文选》卷四六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唐·李善注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汤即天子位,遂迁九鼎于毫,至大坰,而有惭德。” 商汤以臣伐君,行至大坰时悟生惭心。后因用为咏因篡位改朝而生愧心之典。 南朝·齐·王融..

大旱望云霓(典故)

大斗出,小斗入(典故)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鲍牧与齐悼公有郄(同却,即隙),弑悼公。齐人共立其子壬,是为简公。田常成子(即田成子,又名陈恒)与监止俱为左右相,相简公。 田常心害(妒忌)监止,监止幸于简公,权弗能去(指除指监止)。..

大年(典故)

《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此大年也〕。” 庄子在他的名篇..

大树将军(典故)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伐:自我夸耀),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标帜),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屏,退避)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此事又见《东观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