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山赶日(典故)

《西游记》第六十七回:“行者笑道:‘我……善会担山赶日头。’”

“担山赶日”之说,明代早已传述,不过不仅限于“二郎神”之事。今四川灌县民间流传有“二郎担山赶太阳”之说。后因用为战胜自然的勇武行为的典故。

杜颖编《董永沉香合集》引太平歌词《二郎劈山救母》:“二郎爷来本姓杨,身穿道袍鹅蛋黄。手使金弓银弹子,梧桐树上打凤凰。打了一只不成对,要打两个配成双,有心打它三五个,怕误担山赶太阳。十三个太阳压十二,留下一个照下方。”

为您推荐

箪食壶浆(典故)

《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箪在古时是盛饭用的圆形竹器。食指食物。 壶指盛水器。浆是古代一种带酸味的饮料,借指酒。 箪食壶浆,原指古代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盛了酒,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以..

耽书(典故)

《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传》:“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着述为务,自号云晏先生。着《礼乐》、《圣真》之伦。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作《玄守论》以答之……遂不仕。 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

箪食瓢饮(典故)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以德行着称。他的饮食极其简单粗劣,住在陋巷中,却整天高高兴兴,志趣不改。一箪食(dān sì),一竹筐饭。一..

但令有瓶,何患无水(典故)

啖名(典故)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举荐官员,莫要只重虚名,而应注重真才实学。后因以“啖名”为好名或徒有虚名的典故。 《世说新语·排调》..

啖鱁鮧(典故)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八“作酱法”中“作鱁鮧法”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昔汉武帝逐夷(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亦称东夷)至于海滨,闻有香气而不见物。 令人推求,乃是渔父造鱼肠于坑中,以至(此字应有误..

淡泊明志(典故)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原文是讲论处世和学习须遵循的原则,后因以“淡泊明志”形容清心寡欲,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