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戴(典故)

《列子·汤问》:“五山之根无所连着,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传说中人面鸟身的北海之神)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

远古时,渤海之东的大海上飘浮着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大山,山上居住着许多仙人,都是天帝的后代。仙人们因受颠荡之苦,便报告天帝请求帮助解决。天帝便命令北海神找来十五头巨龟,举头顶住大山,五山便稳稳峙立而不再摇荡。后因用为咏负重或表示感戴的典故。

北周·庾信《谢赵王赉犀带等启》:“花开四照,惟见其荣;鳌戴三山,深知其重。”

为您推荐

八百里(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有牛,名八百里駮,常莹其蹄角。王武子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 西晋·王恺有头牛名叫八百里駮,有一回王济同王恺比赛射箭,如果恺胜了,济给一千万钱;如果济胜..

八彩卢郎(八采、八米卢郎)(典故)

《北史·卢思道传》:“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征等不过得一、二首,唯思道独得八篇。故时人称为‘八采卢郎’。” 北齐时,文宣帝高洋崩逝后,朝廷令当朝文人作挽歌以备选用。散..

八彩(典故)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春秋元命苞》:“尧眉八彩是谓通明。”《孔丛子·居卫》:“惜尧身修十尺,眉乃八彩。”《太平御览》引《尚书大传》:“尧八眉……八者,如‘八’字者也。” 传说上古帝王尧的眉毛有八种色彩。 后人..

八叉成诗(八叉手、叉手吟)(典故)

八厨(典故)

《后汉书·党锢传序》:“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毋班、秦周、蕃向、王章为‘八厨’。厨者,言能财救人也。”晋·陶潜《圣贤群辅录》有刘翊而无刘儒。王考作王孝,王章作王商。 厨,意指轻财好施,能救贫济困的人。 八..

八斗才(典故)

唐·李延寿撰《南史·谢灵运传》:“谢灵运云:‘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三国魏曹植字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博识安足继之。’” 宋·无名氏《释常谈》卷中“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

八公(典故)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阴结宾客。”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淮南要略》云:安养士数千,高才者八人,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晋昌,号曰‘八公’也。”晋·葛洪《神仙传·刘安》:“八公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