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子国(典故)

《左传·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晋·杜预注:“巴国,在巴郡江州县。”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

武王灭纣之后,以姬姓宗室封于巴(今四川东部),赐爵为子,故称巴子国。后因以称川东地区。

唐·陈子昂《白帝城怀古》诗:“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为您推荐

巴字(典故)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三《剑南道下》渝州:“《禹贡》梁州之域,古之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然则巴国因水为名。” 蜀地有阆、白两条河,流向东南,河道曲折如巴字状。后用为咏蜀地之..

拔藩(义里)(典故)

晋·虞预《会稽典录》卷上《陈嚣》:“陈嚣字子公,山阴人也。嚣与民纪伯为邻,伯夜窃藩(播篱圈地)嚣地自益。嚣见之,伺伯去后,密拔其藩一丈(指拔纪伯夜间所插之藩,又向自己一方再退一丈),以益伯。伯觉之,惭惧,既还所侵,又却(退后)..

拔钉钱(典故)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载:“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不久,赵又复职,更变本加厉,勒令所辖之内每口人出钱一千,号为“拔钉钱”。 “眼中钉”喻极厌恨的人,以“拔钉钱”比喻巧立名..

拔剑割雁(典故)

拔葵去织(典故)

东汉·班固撰《汉书·董仲舒传》:“故公仪子(名休)相鲁,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曰:‘吾己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虖(呼)!’” 葵,即冬葵,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蔬菜。 公仪子身为鲁相,他认为自家既食俸禄..

拔山扛鼎(典故)

《史记·项羽本记》:“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慷慨:同“慷慨”,愤激悲叹之貌。拔:举。骓(音zhuī):毛色青白间杂的马,此指项羽骑坐的战马。 不逝:不能..

拔茅连茹(典故)

《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孔颖达疏:“以其汇者,汇,类也。以类相从。” 茅指白茅,草名。 茹,草木根部相互牵连的样子。拔茅草时也就连带拔起了同草根相牵连的东西。 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