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典故)

《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此处所引者是《白驹》诗二、四两章。

《白驹》是留客惜别的诗章,二章写客到挽留之情,四章写客去相忆之思。后因用为咏友情送别之典。

唐·杜甫《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惠子白驹瘦,归溪唯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此处化用《白驹》语意,表现送别友人时的惜别之情。

为您推荐

白袷玉郎(典故)

《世说新语·轻诋》:“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颈鸟,但闻唤哑哑声。’” 白袷(jiá),即白色衣领。晋·王徽之兄弟喜穿白领衣服,隐者支道林故以“白颈鸟”嘲弄之。后用为咏贵族子..

白麟现(典故)

《汉书·孝武帝纪》:“汉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唐·颜师古注:“麟,麋身,牛尾,马足,黄色,圜蹄,一角,角端有肉。”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冬十月,获白麟。 古代认为麟出现象征祥瑞。 后..

白龙皮(典故)

唐·康骈《剧谈录·李德裕》:“出户则火云烈日,熇然焦灼,有好事者求亲信问之,云此日唯以金盆贮水,渍白龙皮,置于座末。” 唐朝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在夏天邀友人聚会时,以金盆贮冰,在冰里放白龙皮,友人都感到凉爽宜人,以解暑热..

白龙鱼服(典故)

白狼衔衣(典故)

唐·李延寿撰《南史·王懿传》:“王懿字仲德……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叡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仲德含饥..

白马负经(典故)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帝梦金神,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金神,号曰‘佛’。 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 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 ”又见郦道元《水经注·谷水》。..

白鹿坡元戎将(典故)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桓温传》:晋桓温北征关中,前秦国君苻健“遣子生、弟雄众数万屯峣柳、愁思塠以距温,遂大战。(苻)生亲自陷阵,杀温将应诞、刘泓,死伤千数。温军力战,生众乃散。(苻)雄又与将军桓冲(温弟)战白鹿原,又为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