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延寿撰《南史·王懿传》:“王懿字仲德……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叡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仲德含饥,小儿去,须臾复来,得饭与之。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仲德衣,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与叡相及。
”
“白狼衔衣”的故事,发生在王懿与后燕慕容垂军交战失利败退时。古人迷信,以“白狼”为吉祥物。故旧时将“白狼衔衣”作为“天助有德”的典故。
晋·郭璞《白狼赞》写道:“矫矫白狼,有道则游。”
为您推荐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桓温传》:晋桓温北征关中,前秦国君苻健“遣子生、弟雄众数万屯峣柳、愁思塠以距温,遂大战。(苻)生亲自陷阵,杀温将应诞、刘泓,死伤千数。温军力战,生众乃散。(苻)雄又与将军桓冲(温弟)战白鹿原,又为冲..
《后汉书·张湛传》:“张湛字子孝,扶风平陵人也。……(建武)五年,拜光禄勋。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其失。
常乘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矣。
’”
东汉时,张湛为人忠直敢谏,他经常批评光武帝刘秀的失误,又习..
《史记·平原君列传》:“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汉·刘向《别录》:“公孙龙及其徒綦毋子之属,论‘白马非马’之辩,以问邹子。”《公孙龙子·迹府》:“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
《三国志·魏书·庞德传》:“后亲与(关)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
三国魏将庞德,英勇善战,常骑白马,关羽称之为“白马将军”。后用为咏武将之典。
唐·陈子昂《送别出塞》:“君为白马将..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长者告诸子,言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
《法华经》用“白牛车”比喻佛教大乘——菩萨乘。后用为咏佛事之典。
唐·修雅《闻诵法华经歌》:“句句白牛亲动..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指马氏兄弟五人俱以常为字),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旧时以“白眉”为兄弟之间优秀者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