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公孙(白马高谈)(典故)

《史记·平原君列传》:“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汉·刘向《别录》:“公孙龙及其徒綦毋子之属,论‘白马非马’之辩,以问邹子。”《公孙龙子·迹府》:“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

白马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吕氏春秋·审应览·淫词》:“孔穿、公孙龙相与论于平原君所,深而辩。”东汉·高诱注:“辩,说也。若乘白马禁不得度关,因言马白非白马,此之类也。



战国时,赵国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名辩命题。他认为,白是形容颜色的,马是说明事物形体的;说颜色不当使形体参与,说形体不当使颜色参与,若合为一谈,则是不对的。此说虽注意了事物与概念、一般与个别的区别,但否认事物与属性的互相联系,又陷入了唯心论泥淖。

唐·岑参《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唐·王勃《散关晨度》:“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为您推荐

白马将(典故)

《三国志·魏书·庞德传》:“后亲与(关)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 三国魏将庞德,英勇善战,常骑白马,关羽称之为“白马将军”。后用为咏武将之典。 唐·陈子昂《送别出塞》:“君为白马将..

白牛(典故)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长者告诸子,言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 《法华经》用“白牛车”比喻佛教大乘——菩萨乘。后用为咏佛事之典。 唐·修雅《闻诵法华经歌》:“句句白牛亲动..

白眉马良(典故)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指马氏兄弟五人俱以常为字),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旧时以“白眉”为兄弟之间优秀者的代..

白犬(典故)

白日铭(白日开)(典故)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四:“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 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

白日升天(典故)

晋·葛洪《抱朴子·仙药》:“参成芝,赤色有光……木渠芝,寄生大木上……建木芝实生于都广,其皮如缨蛇,其实如鸾鸟。此三芝得服之,白日升天也。” 晋·葛洪曾说服“三芝”之药,可以“白日升天”。此用为咏服食升仙之典。 ..

白鸟之讦(典故)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曾有白头鸟集殿前,权曰:‘此何鸟也·’恪曰:‘白头翁也。’张昭自以坐中最老,疑恪以鸟戏之,因曰:‘恪欺陛下,未尝闻鸟名白头翁者,试使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