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生(典故)

《后汉书·廖扶传》:“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遂绝志世外。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谶纬、风角、推步之术。州郡公府辟召皆不应……常居先人冢侧,未曾入城市。”“当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

东汉汝南平舆人廖扶,精研经典,尤善天文、谶纬之术,他不应征聘,隐居于先人墓旁。后用为咏隐士之典。人称北郭先生。后因用作隐士的典故。

唐·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为您推荐

北海术(典故)

《文选》卷三十一江淹《杂体诗·潘黄门》唐·李善注引《列异传》:“北海营陵有道人,能使人与死人相见。同郡人,妇死已数年,闻而往见之曰:‘愿令我一见死人不恨。’遂教其见之。于是与妇人相见,言语悲喜,恩情如生,良久乃闻鼓声..

北里(典故)

唐·孙《北里志》:“平康里入北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之聚也。 ” 唐代京城长安有平康里,因在城北,故称北里。又其是妓女聚居之地,故后称妓院所在地为北里。 《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

北邙山(邙山)(典故)

《后汉书·桓帝邓皇后纪》:“诏废后,送暴室,以忧死。立七年。葬于北邙。”《乐府诗集·新乐府词·北邙行》题解引晋·张协《登北邙赋》:“坟陇叠,棋布星罗……壮汉氏之所营,望五陵之嵬峨。 ” 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

北海尊(典故)

北门忧(北门)(典故)

《诗经·邶风·北门·序》:“《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志尔。”其诗云:“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上面所引诗句为《北门》诗首章前四句,意为:我从北门出来,心中忧伤不已。我的生活如此贫..

北门锁钥(典故)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春秋时秦国大夫,秦晋围郑,郑人与秦盟,秦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管,即钥匙。据《史记·郑世家》说‘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即指此事),若潜师以来,国可..

北门学士(北门草)(典故)

《新唐书·文艺上·元万顷传》:“武后讽帝召诸儒论撰禁中,……至朝廷疑议表疏,皆密使参处,以分宰相权,故时谓北门学士。” 唐太宗时,常召学士草制,但无名号。高宗乾封以后,诏令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着作郎元万顷等,参加文诰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