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忧(北门)(典故)

《诗经·邶风·北门·序》:“《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志尔。”其诗云:“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上面所引诗句为《北门》诗首章前四句,意为:我从北门出来,心中忧伤不已。我的生活如此贫困,有谁知道我的艰难。

后用为咏怀才不遇之典。

唐·徐彦伯《拟古三首》其三:“无作北门客,咄咄怀百忧。”唐·翁绶《雨雪曲》:“一自塞垣无李蔡,何人为解北门忧。”

为您推荐

北门学士(北门草)(典故)

《新唐书·文艺上·元万顷传》:“武后讽帝召诸儒论撰禁中,……至朝廷疑议表疏,皆密使参处,以分宰相权,故时谓北门学士。” 唐太宗时,常召学士草制,但无名号。高宗乾封以后,诏令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着作郎元万顷等,参加文诰诏..

北堂(典故)

《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汉·毛氏传:“背,北堂也。” 《伯兮》诗末章首二句意为:怎么能得到忘忧草啊·我将把它种在北堂阶下。北堂为古代主妇所居之处,后因以“北堂”或“萱堂”为母之代称,又以“北..

北山之北南山之南(典故)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注》曰:“真(法正祖父)字高卿,少明五经,兼通谶纬,学无常师,名有高才。常幅巾见扶风守,守曰:‘……欲相屈为功曹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四时朝觐,若欲吏使之,真将在北山之..

北群空(典故)

北辕适楚(典故)

《申鉴·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先民:古时的贤人。适楚:到南方的楚国去。北辕:驾着马车往北行。 御善:赶马车的人善于驾车。去:离。 后以此比喻行动与愿望相悖..

背城借一(典故)

《左传·成公二年》载:公元前五八九年,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求和。 晋方则提出要齐顷公的母亲去做人质等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宾媚人严辞驳斥了晋人的无理要求后..

北海就孙宾(藏岐复壁)(典故)

《后汉书·赵岐传》:赵岐以贬议中常侍唐衡兄玹,而得罪了他。 “延熹元年,玹为京兆尹,岐惧祸及,乃与从子戬逃避之。玹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历。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 时安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