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锁钥(典故)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春秋时秦国大夫,秦晋围郑,郑人与秦盟,秦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管,即钥匙。据《史记·郑世家》说‘郑司城缯贺以郑情卖之’,即指此事),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后事泄,杞子逃到了齐国,逢孙、杨孙逃奔宋国)”

“北门之管”是影响形成宋时“北门锁钥”的渊源。

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寇准镇大名府,北使路由之,谓公曰:‘相公望重,何以不在中书·’准曰:‘皇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

后常以“北门锁钥”指称北方重镇或北疆的重要防御。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五出《誓师》:“史(可法)(鼓掌三笑)妙,妙,守住这座扬州城,便是北门锁钥了。”

为您推荐

北堂(典故)

《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汉·毛氏传:“背,北堂也。” 《伯兮》诗末章首二句意为:怎么能得到忘忧草啊·我将把它种在北堂阶下。北堂为古代主妇所居之处,后因以“北堂”或“萱堂”为母之代称,又以“北..

北山之北南山之南(典故)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注》曰:“真(法正祖父)字高卿,少明五经,兼通谶纬,学无常师,名有高才。常幅巾见扶风守,守曰:‘……欲相屈为功曹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四时朝觐,若欲吏使之,真将在北山之..

北群空(典故)

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姓孙名阳,春秋时人,以善相马着称)一过冀北(指古代冀州北部)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马知马,遇其良,辄取之..

北辕适楚(典故)

背城借一(典故)

《左传·成公二年》载:公元前五八九年,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求和。 晋方则提出要齐顷公的母亲去做人质等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宾媚人严辞驳斥了晋人的无理要求后..

北海就孙宾(藏岐复壁)(典故)

《后汉书·赵岐传》:赵岐以贬议中常侍唐衡兄玹,而得罪了他。 “延熹元年,玹为京兆尹,岐惧祸及,乃与从子戬逃避之。玹果收岐家属宗亲,陷以重法,尽杀之。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历。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 时安丘..

背河一战(背水纵兵)(典故)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