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玉(典故)

《诗经·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白驹》诗咏及喂白驹的生刍,称美白驹的主人品德如玉。

唐·于结《赋得生刍一束》:“比玉人应重,为刍物自轻。”

《世说新语·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晋·王济曾将外甥卫玠比作珠玉。后因用作称美外甥的典故。

唐·司空曙《哭苗员外呈张参军》:“尝值偷琴处,亲闻比玉时。”张参军是苗员外的外甥,比以王济赞美卫玠事,谓苗员外曾夸奖张参军。

为您推荐

比屋封(典故)

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所谓“可比屋而封”是说由于时处圣明之朝,社会教育以德化民,社会风尚淳美,这样人们都是有德行的贤人,故比屋而封赠亦不为妄。后用为咏..

庀具见贫(典故)

《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音bǐ,具备)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晋·杜预注:“庀,具也。 ” 春秋..

笔参造化(典故)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颂扬韩荆州“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极言其思想深刻而文笔精妙。君侯:韩朝宗,任荆州刺史。 侔(音móu):相等。 究:深入探索。 天人:指自然与社会的精微。后以此赞扬人的文..

笔底生风(典故)

笔床茶灶(典故)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茶灶,烹茶的小炉灶。唐·白居易《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诗:“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新唐书·隐逸列传·陆龟蒙》:“(陆)不喜与流俗交,虽造..

笔扫千军(典故)

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卷六《醉歌行》:“词源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春,杜甫曾作古风《醉歌行》,安慰落第归来的从侄杜勤“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并以“词源倒倾(一..

笔谏(典故)

《旧唐书·柳公权传》:“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僻:邪僻。尝:曾。改容:脸色改变。笔谏:借笔为喻,进行规劝。意为唐穆宗为政邪僻,有一次问柳公权书法怎样才能臻于完美,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