庀具见贫(典故)

《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音bǐ,具备)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晋·杜预注:“庀,具也。



春秋时,鲁大夫季文子死后,家臣为其收集家中物器为葬具时,竟无一件贵重东西,由此见其忠贞清贫。后用为咏清忠为官之典。

唐·权德舆《哭刘四尚书》:“撤弦惊物故,庀具见家贫。”此处用季文子事,称美死者刘尚书居官清廉自守。

为您推荐

笔底生风(典故)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记:唐开元时将军裴曼请吴道子作壁画,吴道子要求裴旻舞剑一曲。 裴旻“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栗。 道子于是援毫图壁..

笔床茶灶(典故)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茶灶,烹茶的小炉灶。唐·白居易《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诗:“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新唐书·隐逸列传·陆龟蒙》:“(陆)不喜与流俗交,虽造..

笔扫千军(典故)

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卷六《醉歌行》:“词源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春,杜甫曾作古风《醉歌行》,安慰落第归来的从侄杜勤“旧穿杨叶真自知,暂蹶霜蹄未为失。”并以“词源倒倾(一..

笔谏(典故)

笔削(典故)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在鲁国任司寇并摄相事,一切公文案卷均由自己草拟处理,如遇到问题,总能和人共同研究,认真听取别人的..

笔冢与退笔冢(典故)

唐·李肇《国史补》卷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注:草圣,指草书成就最高的人,此似指后汉弘农张芝。三昧,奥妙,诀窍)。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 ” 唐·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

鄙吝祛(典故)

《世说新语·德行》:“周子居(乘)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宪),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此事又见《后汉书·黄宪传》。 周乘常说,我不见黄叔度时间一长久,就会萌发计较得失之念。反过来说,如果能经常和黄宪这样廉正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