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肇《国史补》卷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注:草圣,指草书成就最高的人,此似指后汉弘农张芝。三昧,奥妙,诀窍)。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
”
唐·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
唐代僧人怀素,把用过的笔埋在山下,称“笔冢”;南朝·陈僧人智永,将废笔头十瓮埋掉,号称“退笔冢”。后因用为书家逸事之典。
宋·辛弃疾《卜算子·饮酒不写书》:“请看冢中人,冢似当年笔。万札千书从恁休,且进杯中物。”
为您推荐
《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信,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注:传,音zhuàn,传舍,古时供行人往来休止的处所,相当于今日的旅馆),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
闭阁思过,也作闭门思过、闭门思愆,关起门..
《三国志·蜀书·简雍传》:“简雍字宪和,涿郡人也。……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
雍与先主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
晋·潘岳《寡妇赋》:“静阖门以穷居兮,块茕独而靡依。”李善注引三国魏丁仪妻《寡妇赋》:“静闭门以却扫,块孤惸(qióng,同梵)以穷居”(见南朝·梁·萧统编集《文选》卷十六)。又南朝·梁·江淹《恨赋》:“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梁书》卷九《曹景宗传》:“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少年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麞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肉,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
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羹(音gēng):本指五味调和的浓汁,泛指煮成浓液的食品。“闭门羹”,谓做羹待客而闭门不见。此典比喻冷遇漠视,拒绝客人进门。..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毕卓传》:“毕卓字茂世,新蔡鲖阳人也。父谌,中书郎。卓少希放达,为胡毋辅之(人名)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
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
遽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