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俞泣杖(典故)

汉·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注:笞,用竹板打),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衰,不能使痛,是以泣也。’”

汉朝时,梁人韩伯俞性恭孝。一次母亲体罚他的过失,他觉得竹板打到身上并不疼痛,于是感到母亲气力衰竭,恐将不久于人世,便伤心地哭泣起来。

旧以此用为爱母至孝的典故。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一:“伯俞泣杖,墨翟悲丝。”

为您推荐

伯宗直(典故)

《左传·成公十五年》:“晋三却害伯宗,谮而杀之……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春秋时,晋大夫孙伯纠之子伯宗,为人好直言,因为得罪了却锜、却犨、却至,受到谮害而被杀。其妻因其..

驳象虎疑(典故)

《管子·小问》(卷一六):“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驳(bó兽名)马而洀(pán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管仲对曰:‘此驳象也。 驳..

博路受遗顾(典故)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是时,上年老……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及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

博具投江(典故)

博山炉(典故)

《乐府诗集》卷四十九《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观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异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 据说长安巧工能制作精美奇..

博浪沙(典故)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留侯世家》:“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良尝学礼(典章制度)淮阳。东见仓海君。 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

博士买驴(三纸无驴)(典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田里间人,音辞鄙陋,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责,责求,索取;指归,意旨,意向),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 后以“博士买驴”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