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马肝(典故)

《史记·儒林列传·辕固生传》:“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

儒学博士、清河王太傅辕固生,与黄生在汉景帝面前争论。

黄生认为,汤、武灭桀、纣,是以臣弑君的叛逆行为;辕固生则说,桀、纣无道,失去民心,汤、武吊民伐罪,是受命于天的义德之举。

汉景帝作了个不分是非的折衷“裁决”:说谈论学道不谈汤、武受命的事,不能算是愚昧;也好比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得欣赏味道是一样,各有所好,各人说各人的事罢了。

后因以不食马肝用为不加可否,各说各事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九《初春遣兴三首始于志退休而终于惓惓许国之忠亦臣子大义也》诗:“舍鱼正可取熊掌(《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食肉何须食马肝。

为您推荐

不食周粟(采薇)(典故)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伯夷列传》载:殷朝末年,孤竹国国君有二子伯夷、叔齐,国君在位时,欲立叔齐继承王位。 国君死后,叔齐和伯夷互相推让,都不愿自立为君,最后两人都弃位逃往周地。当他们到达时,周文王已死,周武王继位并东伐..

不吐井(典故)

唐·李白《平虏将军妻》诗:“平虏将军妇,入门二十年。君心自不悦,妾宠岂能专。”诗注引:“平虏将军刘勋妻也,千里不吐井,况乃昔所奉。谓尝饮此井,虽舍而去之千里,知不复饮矣。然犹以尝饮乎此而不忍吐也。 况昔所尝奉以为君子..

不死庭(不死乡)(典故)

《文选》卷十一晋·孙兴公(绰)《游天台山赋》:“忽乎吾之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唐·李善注:引《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并王逸注:“因就众仙于明光也。丹丘,昼夜常明。《山海经》有羽人..

不凝滞于物(典故)

不贪为宝(典故)

《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 春秋时宋国正卿子罕不肯接受别人献的..

不唾井(不唾、唾井无理)(典故)

《玉台新咏》卷二刘勋妻王宋《杂诗二首》其二:“谁言去妇薄,去妇情更重,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诗《序》云:“王宋者,平虏将军刘勋妻也,入门二十余年。后勋悦山阳司马氏女,以宋无子出之,还于道中,作诗二首。” 古谚云:“千..

不妄语(典故)

《南史·何远传》:“何远性耿介,无私曲。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何远曾经开玩笑说:“谁能指出我说的话不实在,不真实或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