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人热(典故)

《东观汉记·梁鸿传》:“(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明·何良俊《世说新语补》卷一《德行》亦载此事。

汉时人梁鸿孤高固执,平时不愿苟求于人,即使锅灶里的一点余热,也不愿意随便沾一点便宜。

只有弄灭了灶火,自己再去升起来。后常用“不因人热”比喻性格孤傲乖僻,不愿依赖旁人。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骆宾王集》卷二)

为您推荐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典故)

汉·刘熙《释名·释首饰》引俚语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南史·庾仲文传》作“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隋书·长孙平传》:“鄙谚曰:‘不痴不聋,未堪作大家翁。” 这个俗谚的意思是说,做公婆的对于小俩口之间发..

不以人废言(典故)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深明大义行为端正的人,不因为有的人能言善辩,话讲得好,就认为他有才能而去举用他;也不因为有的人品行不好而对他讲的有道理的话也一概否定,加以..

不与张飞语(典故)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曰:“张飞尝就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

不战而屈人之兵(典故)

不占陨车(典故)

汉·刘向《新序·义勇》:“齐崔杼弑庄公。有陈不占者,闻君难将赴之。比去,餐则失匕,上车失轼。御者曰:‘怯如是,去有益乎·’不占曰:‘死君义也,无勇私也,不以私害公。’遂往。闻战斗之声,恐骇而死。人曰:‘不占可谓仁者之勇也。..

不作茧(典故)

唐·张鷟《朝野佥载》六:“王显与文武皇帝有严子陵之旧,每掣裈为戏,捋帽为欢。帝微时,常戏曰:‘王显抵老不作茧。’及帝登极而显谒奏曰:‘臣今日得作茧耶·’” 蚕老作茧方成蛹。文武皇帝微时,常开王显的玩笑,说:“王显到老..

不越雷池(典故)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庾亮传》:“……峻遂与祖约举兵反。温峤闻峻不受诏,便欲下卫京都,三吴又欲起义兵,亮并不听,而报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庾亮在东晋王朝掌握实权时,派温峤守江州。苏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