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桐与啭喉(典故)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汧(音qiān)公(李勉)雅好琴,常斫桐,又取漆桶为之,多至数百张,求者与之。有绝代者,一名‘响泉’,一名‘韵磬’,自宝于家。”

后因以“斫桐”指代名琴手,以“响泉”“韵磬”指称名琴。

又“李衮善歌,初于江外,而名动京师。崔昭入朝,密载而至。乃邀宾客,请第一部乐,及京邑之名倡(倡,古代歌舞人的称呼),以为盛会。绐(音dài,谎言)言表弟,请登末坐,令衮弊衣以出,合坐嗤笑。

顷命酒,昭曰:‘欲请表弟歌。’坐中又笑。

及啭喉一发,乐人皆大惊曰:‘此必李八郎也。’遂罗拜阶下。



后因以“啭喉”用为行腔婉转,歌唱倾众的绝技。

宋·陆游《赠竹十韵》诗:“更当待月出东岭,坐石泠泠挥响泉。”

为您推荐

着白山人(典故)

《新唐书·李泌传》:“李泌字长源。……肃宗即位灵武,物色求访,会泌亦自至。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欲授以官,固辞,愿以客从。入议国事,出陪舆辇,众指曰:‘着黄者圣人,着白者山人。’……” 唐代李泌极有谋略,皇帝很信任..

酌醴焚枯鱼(典故)

《文选》第二十一卷三国魏·应璩《百一诗》:“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唐·李善注:“蔡邕《与袁公书》曰:‘酌麦醴,燔乾鱼,欣然乐在其中矣。’” 《百一诗》咏归隐田园生活。“酌醴焚枯鱼”是具..

擢发难数(典故)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战国时,魏人范睢跟随魏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 齐襄王听说范睢有口辩之才,特地赐他金千斤和牛酒,范睢辞谢不敢接受。须贾因此怀疑范睢把魏国的机密泄露出去,回国后便把这件事告诉了魏相魏齐。范睢..

斲棺(典故)

浊泥清尘(典故)

三国魏·曹植《曹植集》卷二《七哀》:“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三国魏·曹植曾在《七哀》诗中用“清路尘”和“浊水泥”比喻地位相差很大的夫妻。后遂用为遭际不同..

濯缨(沧浪之水)(典故)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水名)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

缁衣(典故)

《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授予子之粲兮。……缁衣之蔗兮,敝、予又改为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序》:“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