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棺(典故)

《左传·宣公十年》:“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诸侯之师戍郑。郑子家卒,郑人讨幽公之乱,斲(同斫zhuó砍,削。

)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谥之曰灵。



楚人伐郑,晋派兵救援赶走楚军。诸侯军联防进驻郑地。郑卿子家死后,郑国人为了惩罚他与子宋合谋弑君之罪,使斫毁他的棺材,又驱逐他的族人,改葬幽公,改谥号为灵。

后用“斲棺”为惩死者之罪的典故。

《后汉书·孔融传》:“郑人讨幽公之乱,斲子家之棺。圣上哀矜旧臣,未忍追案,不宜加礼。

为您推荐

浊泥清尘(典故)

三国魏·曹植《曹植集》卷二《七哀》:“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三国魏·曹植曾在《七哀》诗中用“清路尘”和“浊水泥”比喻地位相差很大的夫妻。后遂用为遭际不同..

濯缨(沧浪之水)(典故)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水名)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

缁衣(典故)

《诗经·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授予子之粲兮。……缁衣之蔗兮,敝、予又改为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序》:“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

缁衣诸侯(典故)

子犯有言(典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子犯以璧授公子(重耳)曰:‘臣负羁线,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壁于河。 ” 子犯,是晋公子重耳(晋文公)的舅舅,即..

子春伤足(典故)

《大戴礼·曾子大孝》:“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曰;‘夫子伤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

子夫入侍(典故)

《史记·外戚世家》:“卫皇后字子夫,生微矣。盖其家号曰卫氏,出平阳侯邑。子夫为平阳主讴者。”“武帝祓霸上还,因过平阳主。……上(武帝)望见,独说(悦)子夫。 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