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发难数(典故)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战国时,魏人范睢跟随魏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

齐襄王听说范睢有口辩之才,特地赐他金千斤和牛酒,范睢辞谢不敢接受。须贾因此怀疑范睢把魏国的机密泄露出去,回国后便把这件事告诉了魏相魏齐。范睢因此受到毒打和凌辱,几乎致死。范睢在郑安平的帮助下,逃到秦国,得到秦昭王的信任,作了宰相。

后须贾为魏王出使秦国,当得知秦相张禄就是范睢时,“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睢盛帷帐,侍者甚众,见之。

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貂之地,唯君死生之!’范睢曰:‘汝罪有几·’曰:‘擢(拔)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

须贾在魏国时曾毁谤范睢,此次出使秦国得知范睢为秦相,心中十分慌恐。为了得到范睢的宽怒,便竭力检讨自己罪过很多,好比拔一根头发数一条罪,擢发不尽,罪亦极多。

后因以“擢发难数”形容罪恶之多。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擢发续罪,罪乃孔多(孔多,甚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不思捐躯摩顶,以报万一;反恣胸臆,擅作威福。可死之罪。擢发难数。”

为您推荐

擢发难数(典故)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战国时,魏人范睢跟随魏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 齐襄王听说范睢有口辩之才,特地赐他金千斤和牛酒,范睢辞谢不敢接受。须贾因此怀疑范睢把魏国的机密泄露出去,回国后便把这件事告诉了魏相魏齐。范睢..

浊泥清尘(典故)

三国魏·曹植《曹植集》卷二《七哀》:“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三国魏·曹植曾在《七哀》诗中用“清路尘”和“浊水泥”比喻地位相差很大的夫妻。后遂用为遭际不同..

濯缨(沧浪之水)(典故)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水名)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

缁衣(典故)

缁衣诸侯(典故)

《论语·乡党》:“缁衣羔裘。”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引东汉·郑玄《注》云:“缁衣羔裘,诸侯侍朝之服,亦卿大夫士祭于君之服。其服缁布衣而素裳。 ” 缁衣,黑布衣,为古代诸侯的朝服,故有“缁衣诸侯”之语。后用以喻指州..

子犯有言(典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子犯以璧授公子(重耳)曰:‘臣负羁线,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壁于河。 ” 子犯,是晋公子重耳(晋文公)的舅舅,即..

子春伤足(典故)

《大戴礼·曾子大孝》:“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曰;‘夫子伤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