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画工(典故)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元帝(汉元帝刘奭)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音yān zhī,汉时匈奴单于之妻的称号)。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

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称为弃市),籍(籍录,登记)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

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汉元帝按画图召幸美人。

王嫱因不赂画工而不得见后王嫱远嫁匈奴,元帝始见王嫱貌美,气恨之下,遂斩画工。

后世诗词曲文中,用“斩画工”专以咏叹王昭君事。

元·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第四折〔驾云〕“既如此,便将毛延寿斩首,祭献明妃。着光禄寺大排筵席,犒赏来使回去。”〔诗云〕“叶落深宫雁叫时,梦回孤枕夜相思,虽然青冢人何在,还为娥眉斩画师。”

为您推荐

斩蛟毁璧(典故)

《水经注》卷五“河水”:“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波起,两蛟挟舟。 子羽(灭明字)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操剑斩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璧而去。 ” 春秋鲁·澹台灭明携带千金之璧河,河伯贪..

斩蛟(典故)

《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

斩空衣(典故)

《战国策·赵策一》载:春秋时,晋毕阳的孙子豫让,投奔知伯后,知伯很宠爱他。 后来赵襄子杀死了知伯,并且拿他的头颅作为饮器。豫让为了给知伯报仇,便漆身吞炭,改变音容,伺机刺杀赵襄子,未遂。后来,在一座桥下行刺时,被赵襄子抓获..

翟汤隐德(典故)

斩蛟剑(刺蛟)(典故)

《淮南子·道应训》:“荆有佽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度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侠绕其船。佽非谓枻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于是佽非暝目,勃然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此..

斩马剑(典故)

《汉书·朱云传》:“(朱云上书曰)请赐上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汉成帝时帝师张禹为丞相,不能有所作为,朱云前以罪废锢,乃上书要求惩办张禹。“斩马剑”以其锋利断马而得名,因藏于少府属官尚方,故俗称尚方宝剑。..

斩楼兰(典故)

《汉书·西域传》:“元凤四年(元凤是汉昭帝刘弗陵的年号,四年为公元七十七年),大将军霍光白(向昭帝奏说)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指楼兰国)王。介子轻(轻装)将勇敢士,赍(音jì,携带)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既至楼兰,诈其王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