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蛟毁璧(典故)

《水经注》卷五“河水”:“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阳侯波起,两蛟挟舟。

子羽(灭明字)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操剑斩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璧而去。



春秋鲁·澹台灭明携带千金之璧河,河伯贪得其璧,遂兴风作浪想要劫夺。

澹台斩蛟毁璧而去。后因用为勇武果决之典。

唐·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斩蛟破璧不无意,平生自许非忽忽。”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四:“灭明毁璧,庞蕴投金(襄阳居士庞蕴临终前曾对刺史于颇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故其曾将家财悉沉于海。

事见《释氏稽古录》)。

为您推荐

斩空衣(典故)

《战国策·赵策一》载:春秋时,晋毕阳的孙子豫让,投奔知伯后,知伯很宠爱他。 后来赵襄子杀死了知伯,并且拿他的头颅作为饮器。豫让为了给知伯报仇,便漆身吞炭,改变音容,伺机刺杀赵襄子,未遂。后来,在一座桥下行刺时,被赵襄子抓获..

翟汤隐德(典故)

《晋书·隐逸传·翟汤传》:“翟汤字道深,寻阳人。笃行纯素,仁让廉洁,不屑世事,耕而后食,人有馈赠,虽釜庾一无所受。永嘉末,寇害相继,闻汤名德皆不敢犯,乡人頼之。司徒王导辟,不就,隐于县界南山。” 东晋时,翟汤拒绝征召,怀德隐居,..

斩蛟剑(刺蛟)(典故)

《淮南子·道应训》:“荆有佽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度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侠绕其船。佽非谓枻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于是佽非暝目,勃然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此..

斩马剑(典故)

斩楼兰(典故)

《汉书·西域传》:“元凤四年(元凤是汉昭帝刘弗陵的年号,四年为公元七十七年),大将军霍光白(向昭帝奏说)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指楼兰国)王。介子轻(轻装)将勇敢士,赍(音jì,携带)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既至楼兰,诈其王欲..

展草之恩(沾草恩)(典故)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孙权时,李信纯,襄阳纪南人也。家养一狗,字曰‘黑龙’,爱之尤甚,行座相随,饮馔之间,皆分与食。忽一日,于城外饮酒大醉,归家不及,卧于草中。遇太守郑瑕出猎,见田草深,遣人纵火燕(音rè,点燃)之。信纯卧处,恰..

斩丝(高洋斩丝)(典故)

《北史·齐本纪中·显祖文宣帝纪》:“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神武(注:齐太祖高欢)第二子,文襄之母弟也(注:世宗文襄帝名高澄)。……内虽明敏,貌若不足,文襄每嗤之曰:‘此人亦得富贵,相法亦何由可解。’神武以帝貌陋,神彩不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