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郑卫之音”原指春秋时郑国、卫国的民间音乐,活泼清新,与雅乐异趣,使魏文侯闻而不知倦。后常用以指“淫靡之乐”或“靡丽文风”的代称。
《南史·萧惠基传》:“宋大明以来,声伎所尚多郑、卫,而雅乐正声,鲜有好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梁孝元在蕃邸时,撰《西府新文》,讫无一篇见录者,亦以不偶于世,无郑、卫之音故也。”
为您推荐
《隋书·循吏传·赵轨传》:“高祖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在州四年,考绩连最……征轨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
”
隋朝清官..
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季龙载记上》:“石季龙,勒之从子也……勒深嘉之,拜征虏将军。为娉将军郭荣妹为妻。季龙宠惑优僮郑樱桃而杀郭氏,更纳清河崔氏女,樱桃又谮而杀之。所为酷虐。
”
郑樱桃,十六国后赵冗从仆射郑世达..
《诗经·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之:至、到。靡:没有。“之死靡它”原指妇女至死不改嫁。后泛指意志坚定,志趣专一,至死不变。
因以“之死靡它”为意志坚定,至..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太祖皇帝(赵匡胤)将展(展据它本改)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赵普字则平,宋时蓟人)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祇书朱雀门,须着‘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大笑曰:‘之乎..
《汉书·武帝纪》:太始三年二月,“(武帝)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音fú),浮大海。”晋·晋灼注:“《地理志》:东莱睡县有之罘山祠。”《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九年,始皇东游。……登之罘,刻石。”
之罘,山名,地在今山东烟..
《庄子·让王》:“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舜把天下让给子州支伯。支伯说:“我正患着忧愁苦恼的病,刚在治疗,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