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卷八引南朝宋·刘义庆《集林》:“昔有一人(一说为汉武帝令张骞乘槎寻觅河源的事)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成都市上买卜算命先生),云:‘此织女支机石也。’”
“支机石”即指织女支垫织布机用的石块。
旧时多把石器时代的遗物附会为神话中的“雷公斧”或“支机石”。
唐·宋之问《明河篇》:“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诗人在这里全用此典。又杜甫《天池》诗:“欲问支机石,如临献宝宫。”(《杜工部草堂诗笺》三二)又李商隐《海客》诗:“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
为您推荐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孔子遭厄运而作《春秋》,其..
《老子》:“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或作恒)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璞。”
这七句话的意思是:认识了荣耀,却坚守卑辱,宁愿处于卑下的地位。
处于卑下地位,常德才能充裕具备。常德充裕具备了,于是才能返璞归真..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
长沮和桀溺两隐士正在耕田,孔子经过他们身旁,叫子路去..
《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东汉·高诱注:“鹤夜半而鸣也,以无智谋不能免于鼎俎。”
“鹤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这意思是说,鹤虽知时,但缺少智谋,因此最终难免被人杀而食用。后以鹤喻人,喻指喻..
宋·苏洵《衡论上·远虑》:“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握手入卧内,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指凡是知道的事情全说出来,凡是说出来的事情则毫无保留。后因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知之必言,言之..
《诗经·小稚·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
《战国策·赵策三》:“楼缓曰:‘虞卿得其一,未知其二也。’”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此指对事物只有偏面了解,后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