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曾为梁相,善辩,他是庄子的好友)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鯈,音yòu,即白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这是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关于是否知鱼之乐的一次辩论。
庄子最后一段话的意思是:你刚才的话离开了本题,请回到问题的本源去。
你不是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这就是说,你惠施是知道我说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向我发问的。按照你的话,你虽不是我,也是可以知道我的;同样的道理,我虽然不是鱼,也是可以知道鱼的:在濠梁之上,我体察到游鱼之乐,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知鱼之乐”的故事与“庄生梦蝶”的故事同样都反映了庄周主张消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物化论”。
这是一种主观唯心论指导下的相对主义观点。
“知鱼之乐”可用以表达与物同化,游乐旷达的思想情怀。
宋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般(搬)斤(斧)思郢质(见本书y部‘运斤成风’),鲲化(鲲鹏)陋鯈濠(濠,水名,本句指濠中之鲦不可与鲲相比,以比诗说)。”后句即暗用此典。
陆游《剑南诗稿》卷五三《江亭》:“濠上观鱼非至乐,管中窥豹岂全斑。”
为您推荐
《老子》下篇第七十章:“吾言易知也,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夫言又宗(又,即有字。言有宗,即说话要有宗旨纲领),事又君(又,即有字。事有君,做事要有中心)。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两句意为:由于人们无知,所以不知道..
《汉书·翟方进传》:“方进既厌为小史(曾为太守府小史),闻蔡父言(言当读经致学),心喜,因病归家,辞其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给方进读,经博士受《春秋》。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以射策甲科..
《文选》卷十五东汉·张平子(衡)《思玄赋》:“庸织路于四裔兮”。
唐·李善注:“言涉路东西,有似于织也。”
东汉文学家张衡在《思玄赋》中曾以“织路”喻指漂泊奔波的生活。后将“织路”用作咏艰难跋涉之典。
唐·..
《东观汉记·孔奋》:“姑臧为富邑通货,故羌市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谷臧四年,财物不增。……或嘲奋曰:‘置脂膏中,亦不能自润。
’”
《后汉书·孔奋传》:“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姑臧,县名,汉..
《会稽典录》:“盛吉字君达,拜廷尉,性多仁惠,务在哀矜。每冬月罪囚当断,其妻执烛,吉持丹青笔,相向垂泣。”
盛吉作为廷尉(掌管刑狱),每年冬季处理囚犯时,吉手执朱笔,夫妻相对而泣,不忍心判处罪刑。后用为咏官吏仁慈之典。
宋..
《礼记·檀弓下》:“卫献公出奔,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音dí,马缰)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
执靮,即牵马。春秋时,柳庄以执靮相从描述卫献公出奔时,部份大臣对他的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