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屦(典故)

《汉书·翟方进传》:“方进既厌为小史(曾为太守府小史),闻蔡父言(言当读经致学),心喜,因病归家,辞其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给方进读,经博士受《春秋》。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以射策甲科为郎。

二三岁,举明经,迁议郎。



汉翟方进幼时立志求学。后母便随同他一起到长安,织屦换钱以供养其学经。

后果成名,为汉之名臣。后因以“织屦”为母贤助子学以成名之典。

宋·苏轼《送程建用》诗:“织屦随方进,采薪教韦逞。”

为您推荐

织素(典故)

《玉台新咏》卷一《古诗八首》其一:“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古诗中常以“织素”表现被休弃的妇女工于纺织,善操家务。后世诗文中常以“织..

脂膏不润(典故)

《东观汉记·孔奋》:“姑臧为富邑通货,故羌市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谷臧四年,财物不增。……或嘲奋曰:‘置脂膏中,亦不能自润。 ’” 《后汉书·孔奋传》:“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姑臧,县名,汉..

执笔对泣(典故)

《会稽典录》:“盛吉字君达,拜廷尉,性多仁惠,务在哀矜。每冬月罪囚当断,其妻执烛,吉持丹青笔,相向垂泣。” 盛吉作为廷尉(掌管刑狱),每年冬季处理囚犯时,吉手执朱笔,夫妻相对而泣,不忍心判处罪刑。后用为咏官吏仁慈之典。 宋..

执靮(典故)

织女牵牛(典故)

周代《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皖彼牵牛,不以服箱。”汉代刘安等《淮南子·俶真训》:“妾宓妃,妻织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

执牛耳(典故)

《左传·哀公一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相,齐侯稽首,公拜,齐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武伯问于高柴曰:‘诸侯盟,谁执牛耳·’……” 古代诸侯盟会,主盟者亲自割牛耳取血,盛盘中让与盟者分尝,表示诚意信守。..

织帘读书(麟士织帘含“孺子磨镜”)(典故)

《南史·沈麟士传》:“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居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乡里号为织帘先生。……尝行路,邻人认其所着屐,麟士曰:‘是卿屐邪·’即跣而反。 邻人得屐,送前者还之,麟士曰:‘非卿屐邪·’笑而受之。宋元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