贽见(典故)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秋,哀姜(齐桓公女,鲁庄公夫人)至,公使宗妇(同姓大夫之妇)觌(相见),用币(相见时妇人们手中拿着玉帛之类的东西),非礼也。御孙(鲁同宗大夫)曰:‘男贽(贽本作挚,古人相见时,手中所携代表身份高下之物,以表诚敬),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章物即表明身份的标志)也。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一种经过加工的干肉),以告虔(表示诚敬)也。

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

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

后因以“贽见”用为见面送礼物之典。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状现状》:“侣笙道:‘今日带了贽见,特地叩谒老伯母,望乞代为通禀一声。”

为您推荐

掷楯(典故)

《后汉书·逢萌传》:“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供职)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音dùn同盾)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 汉朝时,每十里设一亭,亭设亭长,主管捕盗..

掷果(投果、潘车掷果)(典故)

《世说新语·容止》: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左思)绝丑,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梁刘孝标注引晋裴启《语林》:“安仁(潘岳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

掷三钱(典故)

东汉·赵岐《三辅决录》:“安陵清者,有项仲仙饮马渭水,每投三钱。”(据《初学记》卷六引) 项仲仙,《太平御览》卷六十二引作“项仲山”,此人品行廉洁,不愿苟取,饮马渭水,每次投三钱以为偿值。后用为咏廉洁之典,也可用以讥讽..

置水之情(典故)

置薤之言(典故)

《后汉书·庞参传》:“拜参为汉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不恭敬)。 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彘肩壮樊哙(典故)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尽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曰:‘赐之彘肩。..

置之死地而后生(典故)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置,安放;生,生存。把人放在不拼命决战,就会死亡的境地,人才能奋勇杀敌,战而求生。后因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用作把人放在拼命决战的困境,才能奋勇抗争的典故。 宋·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