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由结缨(结缨)(典故)

《左传·哀公十五年》载:春秋末年,卫灵公之子蒯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蒉聩),因得罪了灵公的宠姬南子,而逃到国外,未立为国君。

后来他与姊孔伯姬(孔悝之母)合谋,胁迫孔悝(当时卫国是孔氏专政),发动了向卫出公辄(蒯聩之子)的夺权斗争。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孔悝之乱”。

仲由(子路,孔子的学生)不从蒯聩,单独一人找到蒯聘,要他停止作乱,惩办孔悝,不然的话就要放火焚烧当时蒯聩等所居之台。

“大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黡,音yǎn,《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壶黡”)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指把帽带结紧,为使死后仆地时帽不落,这就是所说的冠不免)。

孔子闻卫乱,曰:‘柴(即前文卫大夫子羔)也其来,由也死矣(这是孔子根据平时了解他们的性格而作出的判断)。’”注:大子,指蒯聩。

此事又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仲由结缨”是表示临难不苟,从容而死。旧时以此比喻称道为殉其职勇于牺牲的精神。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诗:“幽囚苏武节,弃市仲由缨。”

宋·文天祥《言志》诗:“易箦不必如曾参,结缨犹当效子路。”

为您推荐

仲文照镜(典故)

《晋书·殷仲文传》:“殷仲文,南蛮校尉觊之弟也。……玄甚悦之,以为谘议参军。……义熙三年,又以仲文与骆球等谋反,及其弟南蛮校尉叔文并伏诛。仲文时照镜不见其面,数日而遇祸。” 东晋末年,殷仲文由尚书迁为东阳太守,因与..

众口铄金(典故)

《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铄:熔化。指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足能够把金属熔化。众口一词就会把不正确的说成是正确的。后因以“众口铄金”作为舆论力量很大之典故。 《史记·张仪列传》:“臣..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典故)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假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是因,得是果。不因种下,怎得收成·” 原为佛教语,比喻因果报应关系。后比喻做什么样的事情,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后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有因必..

仲子吐鹅(典故)

种秫(典故)

《宋书·陶潜传》:“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又见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 晋陶潜性嗜酒,为彭泽县令时,令县吏将公田全部种秫(黏高梁,可酿酒)。经妻子请..

众人国士(典故)

《战国策·赵策一》:豫让为知伯报仇,伏在桥下刺杀赵襄子,被捉住后,襄子问他为什么一定要为知伯报仇,“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战国时,晋人豫让关于报答知..

种瑶草(典故)

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方丈洲,在东海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方丈方面各五千里,上专是群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夫司命所治之处。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来此洲,受太玄生篆,仙家数十万,耕田种芝草,课计顷亩,如种稻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