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马谡(典故)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还于汉中。戳谡以谢众”。

三国时,蜀将马稷因刚愎自用,布阵不当,失守街亭要地,诸葛亮依军法将其斩首。后用为咏军法严明之典。

唐·李商隐《随师东》:“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为您推荐

朱公叔(典故)

《后汉书·朱晖传》附《朱穆传》:“穆字公叔。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辄不饮食,差乃复常。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或时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颠队坑岸。……其尊德重道,为当时所服。 ……穆又着《绝交论》,亦矫时之作。……擢穆..

诛茅(茅诛)(典故)

《楚辞·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曰:‘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战国楚爱国诗人屈原,在《卜居》中曾记述请太卜郑詹尹为自己决疑,有“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珠履客(珠履、真珠履)(典故)

《史记·春申君列传》:“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宝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愧。 ” 楚人黄歇为楚相,号春申君。有客三千,上客皆穿..

珠袍赠(典故)

珠徙(典故)

《后汉书·孟尝传》:“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 ” 东汉孟尝到合浦前,那里的地方官贪污腐败,乱采宝珠,天怒人怨,原来..

珠玉粪土(典故)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先战,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女孟诸之糜。’弗致也,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弗听。 荣季曰:‘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是粪土也。而可以济师,将何爱焉·’” ..

珠玉装(典故)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奉白玉玺、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彩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文选》卷三十四、三国魏·曹子建(植)《七启》:“步光之剑,华藻繁褥,饰以文犀,雕以翠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