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襄公十七年》载:宋国华阅死后,他的弟弟华臣欺阅子皋比家衰弱,派人要把皋比家的总管华吴杀死。
他派了六个人,用铍在宋国城门附近合左师(即向戌,官为左师,因其采邑在合乡,故称合左师)家的屋后把华吴杀了,并且囚禁了华吴的妻子,又敲诈了大璧。宋平公知道后,认为这种行为不仅是欺凌宗室大臣,而且破坏了宋国的政令,因此想把华臣驱逐出国境。
“十一月甲午(甲午是日,即二十二日),国人逐瘈狗(狂犬,疯狗)。瘈狗入于华臣氏,国人从之。华臣惧(华臣做了坏事,心中有鬼,故见逐狂犬而惊走),遂奔陈。”
华臣做了坏事,心中有鬼,故见国人逐狂犬到他家中,便以为是来抓他惩治,于是惊恐逃走。后因以“逐瘈狗”比喻驱逐坏人或反动势力。
董必武《重庆办事处五周年纪念》诗:“曾闻宋国逐狂狗,莫讶韩生笑沐猴。”
为您推荐
《史记·李斯传》:“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左传·文公十八年》:“齐懿公之为公子也,与邴歜之父争田弗胜。及即位,乃掘而刖之,而使歜仆。纳闫职之妻,而使职骖乘。
夏五月,公游于申池。二人浴于池,歜以扑抶职,职怒,歜曰:‘人夺女妻而不怒,一扶女,庸何伤·’职曰:‘与刖其父..
《汉书·武帝纪》:“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
舳:船后持舵处。舻:船前刺棹处。
形容船只很多,首尾相接,千里不绝。后因以“舳舻千里”为船只很多,千里不绝之典故。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后汉书·党锢传序》:“后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
主诺,即主画诺之省称。画诺,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照办。
东汉汝南太守宗资,拉拢朋..
《诗经·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郑玄笺:“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
主,基本内容。文,配乐的诗歌形式。主文,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通过配乐的诗..
《史记·范睢列传》:“秦昭王临朝叹息。应侯进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忧,臣敢请其罪。
’”
古人事主忠君的思想极为浓厚。如果君主有忧虑之事,说明作臣子的没有尽职而感到羞辱;如果君主遭难受辱,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