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很早就有打算写一本书,写一本关于培养孩子的书。不只是因为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而是因为一路与孩子同行,有太多的不易和感悟。看到如蚁逡巡于 望子成龙 道路上的密密大军,我觉得需要写点东西了,不管你认为有益还是无益,有益可以作为借鉴与分享,无益可以作为回避与警示。我说,孩子,我要为你写一本书。这不是*次征求儿子桂猷猷的意见。直到上完清华的*学期,他才点了头。我说我要为儿子写一本书。这同样不是*次征求老婆孟洁的意见。她至今还是那句话:我不同意你写。这不是关于状元和天才的书,而是一个关于普通生是如何华丽蜕变的真实故事;一个父母与孩子并肩同行,共同面对求学路上的坎坷和艰辛的真实故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一个只要你愿意,也可以去体验去实现的真实故事。不管如何粉饰,求学都不是一件快乐的事,至少不是任何人都感觉快乐的事。我的侄女考上公费研究生,我问难吗?侄女说,我见书就想吐。高考完了问儿子猷猷,现在回忆上学怎么样?儿子说,再想起来我都恶心。这本书里还涉及其他人物和事例,恕我不能用真实姓名,甚至不能用真实的环境。我实在不想因为自己成功了,成为炫耀的显影剂和一面真实的镜子,还原和映照出别人的本色。不,有些已不是本色,甚至成为心痛和流血的伤口。我们洛川人*不齿的是幸灾乐祸和往人伤口上撒盐,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中国人好面子,而这个面子其实就是形式。这个无用的形式千百年来如同一个沉重的枷锁,让人苦不堪言,使人扭曲变形。柏拉图说,人是没有羽毛的动物。马克思说,人是会劳动的高级动物。既然归于动物,大体有枷锁是必要的,没有枷锁反而更可怕。每个人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如果都上了清华,那清华也就不是清华了。因此,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上清华。我反对上清华、北大的孩子是生成的。洛川人说的是造的,老天爷造的。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这是大多数人的借口,几乎成为格言。许多人都说,别与我的孩子比,是天才。只有我知道我的孩子是不是天才。我相信孩子的聪明与天性有关,有的孩子的确省事。我更赞同的是:你的孩子可以上清华。这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样。我写这本书就是想告诉你,一个普通的孩子经过努力可以上清华。我还反对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孩子上到哪里就供到哪里。这是一句逃避甚至不负责任的话,这也是时下父母*普遍的想法。父母把培养孩子的责任简化成一个数字即钱数,看似无可厚非,其实非常危险。有些人为此付出的是血的代价。我想写书就是要人们改变这种想法。我是赞同打孩子的。这源于父亲从小的棍棒教育。父亲的棍棒在我的心里投下了梁、椽般的巨大阴影,伴我一生,我也几乎恨了一生。或许我还可以成为社会的精英甚至万人迷万人仰,但我也可能成为万人唾万人骂。我感谢父亲的棍棒没有使我成为后者。我打过孩子。许多人说没打过孩子,这与两口子一辈子没有红过脸一样让人难以相信。因为我非常委曲求全地准备与老婆实践一辈子不红脸的理想,可惜我失败了。我是不相信夫妻没有红过脸过一辈子的。因此,我要告诫你:不打孩子同样也是个陷阱,你要小心。我是赞同择校和学奥数的。我的孩子也是择校和奥数的受益者。不改变千军万马冲 高考 这个独木桥,什么不学奥数、不择校*是哄人的把戏,你相信就上当了。孩子三个关键阶段:初懂事,三四年级;*次叛逆期,初二前后;第二次叛逆期,高一左右。培养孩子的三个境界:精英、人才、人。达到这三个境界的都算成功。一定要与孩子谈爱情谈性,多数人都十分尴尬地回避这个问题,而性成熟先于高考到来,回避不了。不要追求完美,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孩子、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无缝对接。
书籍特色
本书是一本纪实性散文。是一本关于培养孩子的书,本书通过作者对自己的孩子,一个普通的学生培养,叙述了他如何通过平凡、简单的生活,华丽蜕变的真实故事,是一个父母与孩子并肩同行,共同面对求学路上的坎坷和艰辛的真实故事。
作者简介
桂千富,1965年生,先后发表了中篇小说《人在仕途》《丢失的安全套》及短篇小说、散文、杂文多篇,出版有小说集《糖果》,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