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叙述》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瞧,他们走来了(代总序)
自序
论当代小说创作中的寓言诗性特征
论当代小说创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
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的形式感论纲
“边缘文化”:中国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话题
——读莫言小说《檀香刑》所想到的
多重叙事话语下的历史因缘
——九十年代的“新家族历史小说”
当代小说文体的变化与发展
九十年代小说文体的新变
当代文学人物形象的精神深度
当代文学人物形象的民族身份
文学经典永恒的隐秘
诗性的消解和精神的遁逸
——九十年代年轻作家小说创作的精神走向
二00三,坚守中的文学
亟待跨越的短篇小说
重铸绿色营盘的光荣与梦想
——近年军旅小说创作的观察和思考
唯美的叙述
——苏童短篇小说论
“虚构的热情”
——苏童小说的写作发生学
透过生活氤氲的精致叙述
——苏童短篇小说解读之·
发掘记忆深处的审美意蕴
——苏童短篇小说解读之二
灵魂的还乡
——论苏童的长篇小说《米》
在现实的空间寻求精神的灵动
——评苏童长篇小说《蛇为什么会飞》
人文关怀的注入与女性意识的凸出
——苏童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
反抗绝望:无法直面的存在本相
——读余华《黄昏里的男孩》和莫言《拇指铐》
余华生存小说创作的精神气度
论张承志的小说创作
在困难中表达怀疑和发现
——读李洱的中篇小说《光和影》
生命与历史在叙述中流动
——评格非长篇小说《人面桃花》
质询人性与权力的乡村叙事
——评孙春平长篇小说《蟹之谣》
穿越情感炼狱的精神游走
——评全勇先长篇小说《独身者》
现实的“还原”和历史的“重构”
——评于晓威的小说创作
个人记忆中的历史与生命印痕
——评刘庆的长篇小说《长势喜人》
梳理文学在内心的细节
——读《苏童王宏图对话录》
当代汉语诗歌的魅力在于思考生存的价值
——与诗人严力的对话
跋:从九十年代出发
——关于张学昕的文学批评

书籍特色

这套丛书共由10本组成,每本都是各位评论家在九十年代以来所作研究成果的精选结集,它们包括:王彬彬《一嘘三叹论文学》、王干《灌水时代》、黄发有《媒体制造》、李建军《必要的反对》、张清华《天堂的哀歌》、贺仲明《真实的尺度》、张学昕《唯美的叙述》、张新颖《打开我们的文学理解》、杨扬《无限的增长》、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等。作为“e时代”青年评论家的代表,他们以各自不同的一套批评笔墨,或深刻精警、或犀利独特、或严谨扎实、或自由放达,从不同的视角或层面来切入当下的文学创作,表达诉说着他们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良知、正义、职责以及对于当前的文学现象、文学性质、文学发展以及具体作家作品的独到见解与鲜明立场,撇开浮沫,洞入真知,再现了当下文学的本真状态与精神走向。可以说,近十年来我国文坛的潮起潮落,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理论上的突破与收获,在这些批评家们的著作中都得到了评说和总结。

作者简介

张学昕,1963年12月生于黑龙江。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当代作家评论》杂志副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现在吉林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起,在《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小说评论》、《作家杂志》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曾获辽宁文学评论奖、当代作家评论奖。有论著《真实的分析》。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