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陈君葆书信集》收集了陈君葆先生自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的往来书信,分为两部分,即家书和非家书。家书是给妻子、子女、儿孙的信,非家书则有公务的书札,主要与陈君葆担任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馆长时的图书保存事宜有关,其余更多的是与朋友辈文牍叙情、诗文唱酬的书札。陈君葆是香港著名学者,在香港大学除主理图书馆事务,亦系中文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陈君葆位列政协,参与商讨国家大事,议时论政。几十年间,往来多鸿儒。书牍往还中,发信人自然不乏私人个性、情愫的抒发,亦多对社会、国家事务情势的观感。
个人书札,*可贵者是真性情之流露,这是个人书札有别于其它文学形式、*吸引人之处。它本不作为文学而创作,而亦因此素面示人,直抒胸臆。而文化人就更以尺素传情了。
书籍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出品,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陈君葆(1898-1982),香港知名学者,爱国教育家,文学家,宗教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他与当时到香港的中国政要及文化界知名人士有着广泛的接触和密切的交往
★ 书信集分家书和非家书两部分。陈君葆往来多鸿儒,文人以尺素传情,许多信件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真挚的情感,值得一字一读,再三回味
★ 附题吴廷捷藏黄永玉、李流丹合作劳军图长诗(此诗被写在陈君葆夫妇合照背面)
友情提示:本书因年版久远,部分书脊有轻微变形,但不影响阅读,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陈君葆(1898-1982),香港知名学者,爱国教育家,文学家,宗教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他与当时到香港的中国政要及文化界知名人士有着广泛的接触和密切的交往,其中包括宋庆龄、李济深、黄炎培、郭沫若、柳亚子、许地山等人。柳亚子曾以萧何、苏武、马融、阮籍、孔璋等汉魏晋唐名人比拟他。日占香港时期,陈君葆与郑振铎、徐森玉、张元济、许地山、叶恭绰、徐信符、冼玉清、博萨尔等国内外知名人士通力合作,保护了一批中国善本古籍及珍贵历史档案,获英国皇室颁发O.B.E.勋衔。
《陈君葆书信集》收集了陈君葆自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的往来书信,分为家书和非家书两部分。家书是陈君葆给妻子、子女、儿孙的信,非家书则有公务的书札,主要与陈君葆担任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馆长时的图书保存事宜有关,其余更多的是与朋友辈文牍叙情、诗文唱酬的书札。
身为香港著名学者,陈君葆在香港大学除了主理图书馆事务,亦系中文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陈君葆位列政协,参与商讨国家大事,议时论政。几十年间,往来多鸿儒。书牍往还中,所言家里琐事固可窥见亲情伦理,亦多对社会、国家事务情势的观感,论及为人修养、国家大事,更可见得学养风骨。个人书札,zui可贵者是真性情之流露,这是个人书札有别于其它文学形式、更为吸引人之处。它本不作为文学而创作,因此素面示人,直抒胸臆,而文化人就更以尺素传情了。重温以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书信,即使不是来自自己的亲人,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种通过笔和纸传递而来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