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 该书紧紧围绕“道情戏与黄河文化”这一中心, 从“道情戏的定义和种类”“黄河文化与道情戏的形成”“黄河与道情戏的空间分布”“黄河文化与道情戏剧目”“道情戏的艺术特征”“道情戏的乡土品格”“20世纪以来道情戏研究回顾”等方面, 对道情戏与黄河文化进行考察和探究。书籍特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道情戏即为其典型代表之一。二十种道情戏横跨九省区,与黄河流域范围大致相同。道情戏作为黄河文化与戏曲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其滋生、萌芽、发展、转型 无不与 生于斯、长于斯 的黄河文化息息相关。本书紧紧围绕 道情戏与黄河文化 这一中心,从 道情戏的定义和种类 黄河文化与道情戏的形成 黄河与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黄河文化与道情戏剧目 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道情戏的乡土品格 20世纪以来道情戏研究回顾 等方面,对道情戏与黄河文化进行考察和探究,为研究黄河与戏曲两者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
作者简介
杨志敏,女,河南周口人。艺术学博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地方戏及非遗保护方向的研究。曾参与国家级项目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 的编撰,并被聘任为 民间小戏 专家组成员,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资助项目 太康道情戏传承与发展研究 。先后参与《樊粹庭文集》《中国戏剧演进史》《梅兰芳藏珍稀戏曲钞本汇刊》等图书的编著,在《戏曲研究》《中华戏曲》《四川戏曲》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