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欣赏提示

琴曲《流水》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表现了人们对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热爱和赞颂。

乐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一、二、三段。

第一段实际上就是乐曲的引子,节拍比较自由,旋律性不甚明显.开头便是几个八度音程的大跳进行,隐约地奏出乐曲的主题音调。

二、三两段,主要是用泛音演奏的曲调,富有跳动性,仿佛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中琤琤淙淙奔流而出:



这段音乐歌唱性较强,富于欢快、跳跃的音乐个性.它较多地运用了同音装饰手法,有一种滚珠落玉般的效果,创造了流水在高山峡谷中自由自在流淌的意境。

第二部分包括四、五两段,是用按音演奏的曲调,是乐曲的展开部分.以第五段音乐为例:



它通过主题音凋的变化加以发展,音乐情绪欢快、跳跃,十六分音符的回波音型更富于流动性,犹如一股股山泉细流汇集成江河,连续下行的模进音型也使音乐具有跌宕起伏、一泻千里的气势。

第三部分由六、七两段组成,这就是张孔山增加的著名滚拂段落,实际上也是乐曲的华彩部分.在古琴音乐中,滚、拂是指法名称,七弦琴上依次由高音到低音拨奏叫滚,反之,由低而高则叫拂.第六段旋律性还较强,多由一对对称的乐句作反复、变化,如:



旋律的进行利用大跳滑音构成切分音型节奏,使音调富于生气,第二句的模进更加重了这种气氛,好象流水悠然自得地旋转嬉游.随后便是大段落的滚、拂,由两个声部同时进行,低音部以空弦散音的上下行拨奏,高音部则是音调的渐次下行.例如:



这段音乐中滚拂手法由疏而密地运用,使音调具有华丽的色彩,层次清晰.它出色地描绘了水石相撞,漩涡在急剧转动等景象.这种滚拂手法的连续运用,加上用大绰技法产生的不协和音响,有力地刻画了流水奔流不息、一往直前的特征,把全曲引向了高潮。

这部分的第七自然段是精彩的泛音滚拂段落,它虽然短小,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意境十分优美.古琴用泛音慢起渐快地演奏:



它仿佛描绘流水在太阳下熠熠闪光,充满了欢乐和自信.末尾 在调式主音上稳定地终止,音乐逻辑的发展自然、和谐。

第四部分包括八、九两段,是乐曲的再现部分,变化重现了第二部分的按音曲调.在前部分华丽、紧张的色彩对比之下,音调显得更为沉着、自信,歌唱性的旋律也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末段用滚拂演奏与上段呼应,再度强调流水的特征,有着首尾贯通的效果,形象地表现了流水似乎已经穿越急流险滩,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向前奔流,浩浩荡荡地注入大海.简短的尾声以泛音奏出歌唱般的主题音调,作为全曲的结束:



富有透明色彩的泛音好象描绘流水由动态转为静态,人们的心境也渐渐平静下来。

为您推荐

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与综合效应

   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着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如果说到音乐欣赏的作用,而所谓音乐欣赏的..

音乐欣赏是对音乐的接受与反馈

   音乐欣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虽然是作为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存在的,然而它同时对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欣赏者并不仅仅是从音乐中寻求娱乐的普通听众,还是个拥有无穷智慧和审美能力的群体。每一个..

当前我国职高教育阶段音乐欣赏课程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音乐基础十分薄弱   由于在我国的中考考试科目中并没有涉及音乐的考试内容,所以在初中阶段,很多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者为了提高升学率迎合中考,?^分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而忽视了音乐课程的学习。更有甚者,..

在音乐欣赏课中学会如何创设情境

在音乐欣赏课中哪些是应该注意及改正

  1、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   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须认真研究数学教材,把其中一些比较深奥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并对其进行合理改编,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讲出,让学生更易接受。对于音乐的学习是一种知识积累的过程,因此教..

给学生适当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欣赏音乐

  在上课中教师可给学生提出一些疑问,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认真的欣赏不同种类的音乐,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在一节课中只让学生去感受,不培养学生动脑和思维的改变,这样的上课方式并不能起到什么好..

选取适宜的且可让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欣赏教材

  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源泉,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