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修文
[作者简介]
彭修文 (1931 年—) 指挥家.湖北武汉人.少年时期就喜爱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和民间音乐.1950 年在重庆人民广播电台从事音乐工作,1954年调中央广播民族乐团任指挥、作曲.多年来,他为改进和发展我国民族管弦乐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指挥、创作并改编过大量的民族管弦乐曲.如: 《瑶族舞曲》、《步步高》、《彩云追月》、《月儿高》等.1957 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音乐竞赛中,他指挥的民族管弦乐团获得了金质奖章.1977 年以来,曾先后赴友好国家进行过多次访问演出,获得好评。
[作品简介]
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是根据刘铁山、茅沅合编的同名管弦乐曲改编而成的.原作感情丰富、形象鲜明,生动地描写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的夜晚,身着盛装聚集在月光下边歌边舞的欢乐场面.经改编后的《瑶族舞曲》,由于突出了多种民族乐器的音色、性能,使之更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欣赏提示]
乐曲为复三部曲式结构。
开始是八小节舞蹈性的引子.这个徐缓的引子由中阮、低阮和大胡、低胡模仿着长鼓的节奏轻轻地拨奏出来,仿佛三五成群的青年男女在鼓声中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 □
在长鼓的节奏声中,音色明亮的高胡奏出了乐曲的第一主题: □
这优美抒情的主题,犹如一位美丽的姑娘首先翩翩起舞.主题第二次出现时,作者运用了功能分组的手法——吹管组乐器 (笛、新笛、高音笙、低音喉管) 齐奏旋律;弹拨组全组乐器齐奏旋律华彩,两组乐器的音色清晰地呈现出来,发挥了各自的特点.随着织体写法上的改变,音乐气氛也活跃起来,好象姑娘们一个个接踵而来,迅速地加入了舞蹈的行列.突然,由地方色彩浓厚的中音芦笙奏出了粗犷、热烈与第一主题在音调上有紧密联系的旋律: □
这是第一段中的第二主题,它似乎表现着小伙子们闯进了姑娘们的群舞之中,他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尽情地欢跳,姑娘们的彩裙飞舞,旋转如风,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这个旋律第二次出现时,加强了色彩的浓度,由弹、拉两组高音乐器奏出,与笙的单个音色形成对比,舞兴逐渐高涨;第三次出现,气氛更加热烈,感情更加奔放.旋律由高亢有力的唢呐群奏出,低音喉管在低八度上重复唢呐的旋律.此时,笛、新笛、高音笙、扬琴与小鼓的节奏相结合;弹、拉两组乐器以和声音型与定音鼓、钹的节奏相结合,组成了两个强有力的节奏集体,交错进行,这铿锵有力的节奏,衬托着粗犷而热烈的快板旋律,把音乐推向高潮。
一阵狂舞过去,音乐以一个经过句□
为桥梁转入另一个抒情、安宁的境地,这时,音乐已进入乐曲的中段: □
这个主题由笛和高音笙在光彩明亮的高音区同度奏出.静中有动的背景,烘托着平稳质朴、柔而不媚的旋律,把人们带入诗一般的意境.接着,高音笙作各度音程结合,吹出一段活跃、跳动的音调,两支笛在随声附和.然后,主题又在中音笙声部出现,浑厚的音色,听起来十分悦耳.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但是,在这里变换了主奏乐器,主题由高音笙在甜美的中低音区奏出.当快板主题出现时,作者以热烈的快板,把音乐推向全曲的高潮.结尾中,吹管组与弹、拉两组乐器对答呼应,打击乐器猛击不停,乐曲在强烈的全奏声中结束。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